海外优青——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诚邀您加盟

发布日期:2022-03-01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 苏州在许多文人墨客心中被认为是最能代表江南的一座城市。她历史底蕴浓厚,山水园林更是一绝,有百园之城的美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经济活力而广受外界关注,据统计2021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万亿,稳居全国前六!在全国217家参评的国家级经开区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真山真水真天堂,创新宜居新苏州,我们坚信苏州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将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个人待遇,解决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如果您心怀远大理想抱负,这里有一流的科研环境、充足的经费支持,让您潜心科研,不负青春!如果您追求极致的办公环境,这里的校园环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校园!选择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让我们一起追逐理想、创造未来!

 

唐仲英医学研究院简介

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立足国际生物医学发展前沿,围绕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以血液学以及心脑血管、肿瘤等相关学科为重点,开展前沿生物医学研究,旨在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培养基地,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应用成果,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研究院现已建成显微成像、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5大技术平台,具有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专用超声显微成像系统、高速分选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40余台(套)。获得科技部“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一百余项。在国际顶级刊物和领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NatureNat MedPANSJCIBloodLeukemia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多项转化研究成果已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用于血液、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以研究院为主体或参与申报并获批的国家和省部级平台有“教育部血液与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江苏省优势学科”(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江苏高校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江苏省血液疾病诊疗药物工程研究中心”(2021)等。

研究院新院大楼规划建筑面积84000平方米,将建成医学科研、药物筛选、GLP中试研发、医学模式动物研发以及各类交叉合作等设施平台,借鉴国际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和模式,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向全校和全社会开放。热诚欢迎世界各地有志之士加盟!

海外优青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11()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20224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岗位及待遇

1.岗位:特聘教授杰出人才(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2.薪酬待遇:税前基础年薪40-80万元人民币,外加其他相关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3.安家补贴:150-180万元(不含国家、地方配套补贴),可用于在苏州购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4.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300-600万元。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5.配套支持:江苏省提供创新资助和生活补贴50万元,苏州市提供“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科研经费50万元;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800万元,苏州市 “引才补贴”“乐居工程”“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6.团队建设: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7.生活保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提供附属医院便捷就医条件。

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申报说明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248日前登录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人须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及纸质材料一式一份至所在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审核盖章后汇总提交至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科研处基金管理科。

项目申报指南、申报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网址: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3268.htm

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其他政策或相关条件 

参见:http://rsc.suda.edu.cn/77/77/c286a423799/page.htm

 

联系方式

1.研究院情况咨询:

综合办公室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5883167

联系邮件:fqgao@suda.edu.cn

 

2.应聘及意向性协议签订等咨询:

苏州大学人力资源处

联系人:尹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kf@suda.edu.cn

 

3.项目具体申报咨询: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科研处

联系人:席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7192

联系邮箱:xijian@suda.edu.cn